首页 部门概况 党建工作 师资队伍 桃李芳华 教学科研 教师成果 荣誉展示 数智教学
aa
当前位置: 首页>> 课程思政>> 正文

AI 赋能语言,家国情怀培养–赖海燕老师的英语课思政创新实践

                           作者:赖海燕 审核:石洁琦,陈文玲

 

在大学英语课的思政教学设计中,赖海燕老师结合体育类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科优势,巧妙地将语言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采用产出导向法和 AI 赋能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课文我母亲的礼物为载体,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家庭观、集体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课前预习:线上自学,激发兴趣

课前,学生们通过线上平台自主学习,撰写自己与父母最难忘的经历的记叙文。这一环节不仅帮助学生提前掌握课文的要义,还激发了他们对家庭情感的思考,为课堂讨论奠定了基础。

课堂教学:多维互动,内化知识,三观培养

课堂上,赖海燕老师精心设计了多个教学环节,提供 AI 赋能的语言、结构、内容和情感支架等练习,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学生们首先观看了一段关于家庭和爱的小视频,随后通过小调查对比西方母亲节的礼物与中国学生的礼物,初步形成了跨文化意识。接着,老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课文,借助 AI 技术生成情感词聚类和个性化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记叙文的六要素。

在角色扮演环节,学生们通过重现课文中的感人片段,深刻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和陪伴家人的重要性。由作者在母亲的鼓励下勇于克服困难尝试学校的戏剧旁白角色而取得成功的故事引入体育比赛和抗疫故事。让学生们观看中国女排和抗疫先锋舍“小家”为“大家”抗疫的故事视频,让他们感受到体育精神中的坚持与毅力和面对重大事件时权衡“小家”和“大家”,并引导他们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

课后实践:外化于行,知行合一

课后,学生们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根据本课所学内容,他们在线上修改了自己的记叙文,并进行同伴互评和教师点评,制作了英文感恩卡送给母亲,表达感恩之情。此外,学生们还积极参与体育志愿服务,为国家体育事业贡献力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巩固了语言知识,更在行为上践行了思政教育的理念。

教学成果:语言与思想双提升

通过赖海燕老师的创新教学实践,学生们在语言学习上取得进步,同时在思想上也得到升华。他们不仅学会如何用英语表达情感,更深刻理解了家庭、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家国情怀和感恩意识。这场英语思政课的创新实践,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思政教育的落地生根开辟了新路径。